关于“乘兴而来,满载而归”的诗句,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直接相关诗句
《晋书·列传第五十》(王徽之) 原文:
"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
王徽之因雪夜饮酒作诗,兴起时乘船前往剡溪访友戴逵,兴尽后返程,未及见面便返回。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
原文: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雪夜访友戴逵,因兴致已失而中途返回,成为后世名士洒脱风范的代表。
二、相关意境延伸
"踏遍天山路,转盼归故乡"(郑思肖《玉门关》):虽未直接使用"乘兴",但表达类似随性而为的游历情怀。-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魏野《寻隐者不遇》):隐士形象与"乘兴"的洒脱相呼应。- "满载而归"的关联:
常与其他诗句结合使用,如"草船借箭"(诸葛亮),体现"乘兴"后的圆满结局。
三、总结
"乘兴而来,满载而归"的核心意境是随性而为与收获满足的结合。王徽之、王子猷的典故尤为典型,成为后世文人追求自然与自我体验的典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