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是清代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早年生活
郑板桥于1693年出生于江苏兴化,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四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成了他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尽管生活艰辛,郑板桥却资质聪慧,三岁识字,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求学之路
郑板桥20岁左右考取秀才,23岁娶妻徐夫人。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直到40岁才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官场生涯
郑板桥中进士后,曾任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有惠政。然而,他因请赈饥民忤大吏,最终乞疾归。
艺术成就
郑板桥以书画营生,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尤以画竹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他的书法独创“六分半书”,篆隶杂合行楷,参错纵横。
个人生活
郑板桥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他的妻子饶夫人喜爱他的诗作,最终将女儿许配给他。郑板桥后来高中进士,夫妇二人恩爱一生。
晚年
郑板桥晚年居扬州,继续从事书画和诗歌创作,直到1765年逝世,享年73岁。
总结
郑板桥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信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文、书法和绘画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