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耳濡目染”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长期生活环境中,通过不断接触和观察,潜移默化地受到周围环境、人或事的影响,从而形成某种习惯、性格或价值观。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基本定义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核心要素
- 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特定文化、社会或家庭环境中。 - 潜移默化
二、典型用法
积极影响 - "她从小生活在音乐世家,耳濡目染,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 "他身边都是优秀科学家,耳濡目染下,也养成了严谨的科研态度"。
消极影响
- "长期接触不良嗜好,使他形成了消极的生活习惯"。
- "若长期处于负面舆论环境中,可能不自觉接受错误价值观"。
三、结构与出处
结构: 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或分句。 出处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耳熟能详(侧重听得熟悉)、潜移默化(强调潜在影响)。
反义词:耳闻目睹(仅描述行为,无影响)、漠不关心(完全不受影响)。
五、使用建议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褒义或贬义。例如:
褒义: "他从小耳濡目染传统文化,成为民俗学者"。
贬义: "孩子长期接触暴力游戏,耳濡目染后行为偏差"。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耳濡目染”强调环境对人的隐性影响,既包含积极的学习过程,也可能潜藏负面导向,需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其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