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是一部蕴含深厚智慧的古代典籍,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句子及其解释:
败莫败于多私 。解释:
没有比私欲太盛更能导致一个人走向失败的了。
多行,少与者怨。
解释: 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就招致怨恨。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
解释: 广泛地学习恳切地求教,所以才有丰富的知识。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
。
解释: 土地贫瘠大树长不起来,水面浅小大鱼不能游动生存。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
解释: 爱人深切的人,必定会急于寻求贤能之士的帮助;乐于得到贤能之士帮助的人,必定会宽厚地对待他人。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
解释: 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
。
解释: 抑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
解释: 义,是人所认为符合某种道德观念的行为,人们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以建立功业。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人人必须遵循礼的规范,兢兢业业,夙兴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伦关系所排列的顺序行事。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
解释: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
解释: 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是一脉相承、不可分离的。做人,需要顺道、依德、怀仁、具义、遵礼,这才是古人所称的“贤人君子”。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
解释: 克尽职守,而无所废弛;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不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
解释: 如果对小的功绩不给予奖赏,那么人们就不会努力去建立大的功绩;如果对小的怨恨不予以宽恕,那么更大的怨恨就会积累起来。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
解释: 在时机未到之时,应潜心修养自身,积累知识和能力,等待机遇的到来。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
解释: 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戴。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俊。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
解释:
为人尽量宽容,行为敦厚,这是待人处世之道。任才使能,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领;抑制邪恶,斥退谗佞之徒,这样可以防止动乱。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