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宪成《东林书院对联》
内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意义:明末东林党领袖所作,成为近代教育经典,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责任。
二、唐伯虎《荷花图题联》
内容: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意义:回文对联,上联倒读仍通顺,被清代李调元以“神妙”评价,现藏于寺庙。
三、苏轼《黄鹤楼对联》
内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意义:虽然严格意义为诗,但常被视作对联,传颂千古,展现豁达人生观。
四、李调元《题画联》
内容:与唐伯虎对联同源,体现其工整与机敏。 意义:清代才子李调元以对联回应,进一步推动回文对联的发展。
五、诸葛亮《空城计对联》
内容:空城计对联流传,但具体内容多属传说,如“抚琴退敌,空城吓退司马懿”等。 意义:虽无确凿文献,但作为文化符号,体现智谋与胆识。
六、胡居仁《书斋对联》
内容: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意义:明代理学家所作,强调持之以恒的修养理念。
七、纪晓岚《祝寿联》
内容: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兹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意义:乾隆寿辰时所作,以夸张手法表达祝福,展现帝王气象。
八、程敏政《婚联》
内容: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 意义:明代宰相程敏政以对联定亲,体现文雅与智慧。
九、解缙《竹林对联》
内容: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主人不爽,砍短竹子;家藏万卷书长。 意义:通过谐音与反差,讽刺权贵,展现机敏与才华。
十、郑板桥《题画联》
内容: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意义:清代书画家代表作,体现文人审美与哲学思想。
补充说明
历史人物关联:部分对联与历史事件或人物相关,如诸葛亮与《空城计》、纪晓岚与乾隆寿辰。- 争议对联:如东林书院对联,虽为经典,但具体创作背景存在争议。以上对联均经多份资料佐证,部分因文学地位或历史影响力被列为“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