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审题意见的撰写,需结合学术规范和教学实际,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以下是具体建议和示例:
一、核心评价维度
创新性 - 是否结合时代发展,提出新颖的研究视角或方法。例如,若研究高校健美操课程体系构建,需说明其改革建议的独创性。
可行性
- 研究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包括技术选型、进度安排等。需评估学生是否具备完成课题的能力,以及资源是否充足。
规范性
- 论文格式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引用文献是否规范,数据描述是否准确。例如,数据库表结构需符合专业标准。
二、具体撰写建议
开头部分
- 简要说明学生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强调其紧扣专业方向和现实需求。例如:“该生选题《高等院校健美操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切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方向,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主体部分
- 评价学生文献综述的深度,指出其是否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合理的研究假设或解决方案。
- 分析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如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样本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
- 指出论文结构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例如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
结尾部分
- 总结学生研究的创新点与潜在价值,提出改进建议(如增加动态网页功能、优化数据库描述等)。
- 明确是否同意开题或进入下一阶段研究,并说明理由。
三、示例参考
同意开题: “该生选题《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系统设计》紧扣教育信息化趋势,文献综述全面且研究方法创新,进度安排合理,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 改进建议
“论文格式需规范引用文献,数据库表结构需优化描述方式,建议结合专业领域拓展研究深度。”
四、注意事项
避免模板化:不同学科有特定规范,需结合专业要求调整评价重点(如文科侧重文献分析,工科侧重实验设计)。
平衡评价:既要指出不足,也要肯定亮点,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通过以上维度和建议,可撰写出既客观公正又具有指导意义的审题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