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同时也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反映了先秦儒家的核心精神实质,即关于“仁”和“义”的思想。
《礼记》中的箴言包括: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不食嗟来之食。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
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量入以为出。
这些箴言不仅体现了儒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还强调了个人修养、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天下太平的重要性。《礼记》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思想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