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形容"大权在握"的词语,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成语
权倾朝野 形容权势极大,能够左右朝政,常与"独揽大权"连用。例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描述萧何"权倾朝野",展现其政治影响力。
一手遮天
比喻权力极大,可遮蔽天空,常用于形容帝王或权臣的独裁统治。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一手遮天"的霸气表述。
大权在握
直接对应"大权在握"的成语,强调权力高度集中。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推行新政时,正是"大权在握"的典型。
二、扩展表达
朝野侧目: 形容权势者令人敬畏,朝野上下均需侧目而视。 拥兵自重
尺寸之柄:以权杖比喻掌控大权,多用于君主或高官。
三、文学引用示例
"说之献刀,欲陛下行事决断耳!陛下昔在东宫,或难于举动,今大权在握,发令诛逆,有何不顺,而迟疑若是?"(《隋唐演义》)
"大权在握,发令诛逆,有何不顺,而迟疑若是?"(《东周列国志》)
注:部分成语如"大权独揽"、"旁落"等虽与权力相关,但前者强调独断专行,后者指权力转移,与"大权在握"的侧重点不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