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圣经是谁翻译成中文的?

59

关于《圣经》的中文翻译历史,可总结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和人物:

一、早期翻译尝试(7世纪至18世纪)

景教翻译

公元633年,随着景教传入中国,其传教士开始尝试将《圣经》翻译为中文。但早期译本已失传,仅部分译文散见于敦煌文献中。

明清时期

- 1642年,意大利艾儒略出版《天主降生言行纪略》(文言文);

- 1790-1813年,法国耶稣会士贺清泰翻译《古新圣经》(白话文),这是中国天主教第一部全译本《圣经》。

二、近代系统翻译(19世纪)

马礼逊译本

- 1807年,马礼逊抵达广州后,开始翻译《圣经》新约,1819年完成全部翻译,1823年与马殊曼合译旧约,译本名为《神天圣书》;

- 旧约中,他独立翻译了《申命记》《撒母耳记》等13卷,与米怜合作完成其余部分。

马殊曼译本

- 1822年,马殊曼在印度完成《圣经》新约的中文翻译,但未直接来华传教。

三、现代统一译本(20世纪初)

和合本圣经

- 1919年,北京宣教士代表大会决定统一中文圣经译本,历时27年完成《官话和合译本》,1920年正式出版;

- 新约翻译于1906年完成,旧约于1919年补全,成为流传最广的中文版本。

四、其他重要译本

文言文译本:

1807年马礼逊翻译《神天圣书》,采用文言文书写;

武加大译本:由14世纪希伯来学者翻译《旧约》,是西方圣经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总结

《圣经》的中文翻译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零散译文到系统化翻译,再到现代统一版本。马礼逊、马殊曼等传教士是近代系统翻译的关键人物,而和合本圣经则是现代中文圣经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