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中,表示说话的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并且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提示语+人物所说的话+标点符号
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例如: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例如:
“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
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例如:
李小明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大姐姐说:“没关系。”
动作+神态
这种形式常用于描述人物在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使对话更生动。例如:
他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动作+语言
这种形式用于描述人物在说话时的动作和语言,同样可以使对话更生动。例如:
李小明接着说:“你看,你的衣服……”大姐姐说:“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
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句号(。):
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通常在陈述句、祈使句和表示感叹的句子末尾使用。
问号(?):
用于表示一个疑问句的结束,用于询问问题的句子。
感叹号(!):
用于表示强烈的感叹或惊讶的情感,通常用于表示感叹的句子或祈使句的结束。
逗号(,):
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各个成分,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例如,用于分隔并列词、短语或动词前的宾语等。
分号(;):
用于分隔并列的长句或复杂的句子,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在列举多个内容时,也可以使用分号进行分隔。
冒号(:):
用于引出解释、说明、列举或引用等内容。通常用于引语、列表、示例、解释或定义等。
引号(“”):
用于引用直接的话语、引文或给出特殊含义的词语。在中文中,一般使用全角引号(“”)。
横线(,):
用于表示对话的换人,也可以用于分隔句子或段落的不同部分,以示区别。
通过以上句式和标点符号的合理使用,可以使文章中的对话更加生动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