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名人名言包括:
亚里士多德
由于思想活动,理性才获其至善。
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
实在就是可动性,没有已造成的事物,只有正在创造的事物。
安德罗尼柯
“存在”不是一个客体物,不能靠理性逻辑思维去把握;存在不是一个形而上的虚空实体,靠一个命名来加以规定。
佛陀
不贪与不嗔作为健康或正面的情绪之源言之成理,且可以接受。同样有趣的是,不痴是道德行为的合理基础。错误的伦理观也可能是源于个人的欲望和情绪。根据佛陀的分析,唯物主义道德伦理受到断见论的影响,其本身也受制于欲望。因欲望而产生耽著,而耽著又可理解为四种形式,其中之一就是对形而上学信念的贪执。
叔本华
“存在”不是一个客体物,不能靠理性逻辑思维去把握;存在不是一个形而上的虚空实体,靠一个命名来加以规定。
狄马
“瞒和骗”的要诀在于,闭上眼睛,绕开真实人生,把一切需要改良的现实问题转化成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然后用形而上的空洞抒情代替形而下的技术改进。
这些名言反映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存在、知识和道德的不同理解。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和求知,安德罗尼柯和佛陀则对存在的本质和认知方式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叔本华和狄马则从哲学角度探讨了道德和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