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核舟记文学常识?

59

关于《核舟记》的文学常识,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作者与背景

作者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创作背景

该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记述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雕刻的核舟。王叔远以微雕闻名,此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二、文体与地位

文体分类

《核舟记》为 说明文,通过详细描述核舟的形制、雕刻细节,展现古代工艺水平。

在《虞初新志》中的地位

该书开创了“虞初体”小说,将传记、志怪、游记等杂记形式融合,具有开创性。

三、主要内容与特色

核舟特征

长约8分有奇(约2.67米),高约2黍许(约7厘米)。

结构包含船头、船舱、船尾等部分,船头刻有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物,船尾有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雕刻细节

人物雕刻精细,如东坡手持卷轴、鲁直抚背,佛印袒胸露乳等神态生动。

船篷、窗户、题名等配饰均刻有文人墨客的题词,展现文人雅趣。

四、艺术价值

工艺与构思:

通过极小空间展现宏大场景,体现明代微雕的精湛技艺与独特审美。

文化内涵:核舟不仅是工艺品,更承载明代文人审美情趣与哲学思想。

五、相关人物

王叔远:明代微雕大师,以“桃核舟”闻名,与魏学洢有文化交流。

苏轼(大苏):核舟雕刻主题人物之一,东坡泛舟赤壁是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个权威资料,涵盖作者背景、文体特征、内容要点及艺术价值,供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