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属于 设问,而非反问。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设问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设问是故意先提出问题,再自己回答的修辞手法,通常用于引起注意、强调或启发思考。
特点
- 有问有答: 答案在问题之后出现,形成自问自答的结构。 - 目的
二、反问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反问是用疑问语气表达肯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答案隐含在问句中,无需对方回答。
特点
- 只问不答: 通过反诘语气暗示答案,如“难道中国也能变成优势吗?”。 - 功能
三、两者的核心区别
| 维度 | 设问 | 反问 |
|------------|-------------------------------|-------------------------------|
| 回答形式 | 有问有答(后接答案) | 只问不答(隐含答案)|
| 表达目的 | 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强调内容 | 加强语气/表达情感 |
| 例句对比 |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 | “难道中国也能变成优势吗?” |
四、补充说明
设问的变体:包括明确回答(如“中国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和反问式回答(如“还能算是优势吗?”)。
反问的误区:部分资料误将设问中的反问式句子(如“不就成了优势吗?”)归为反问,但严格来说,这类句子仍属于设问,因其最终有明确答案。
综上,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属于 设问,其核心在于通过问答结构实现强调或启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