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排列图法的绘制方法?

59

排列图法的绘制方法可分为以下步骤,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数据准备

确定研究问题

明确需要分析的质量特性或影响因素,如产品不合格项目、成本构成等。

收集数据

通过调查、实验或现有记录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类统计。

二、数据整理与计算

计算频数与频率

- 频数:各类别出现的次数。

- 频率:频数与总数据量的比例(频数/总数×100%)。

累计频数与累计频率

- 累计频数:按顺序累加的频数值。

- 累计频率:累计频数与总频数的比例。

三、绘制图形

坐标轴设置

- 横坐标:影响因素或类别,按影响程度从左到右排列。

- 纵坐标:频数(左侧)和频率(右侧),需设置双纵坐标。

绘制直方图

- 用矩形表示各类别的频数,高度对应频数值。

- 在每个矩形右侧标注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绘制折线

- 用折线连接各矩形顶部,形成累计频率折线(巴雷特曲线)。

四、结果分析

划分关键区域

- 通常将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段。

- 对应A类(主要因素)、B类(次要因素)、C类(一般因素)。

解读图形

- 通过柱状图和折线图结合,直观判断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方向。

五、注意事项

数据排序:

需按频数或频率从大到小排序。

工具辅助:推荐使用Excel(设置双纵坐标、调整折线起点)或专业绘图软件。

分类处理:将频数很小的项目归为“其他”类别,避免干扰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步骤,可清晰展示各因素对整体结果的影响程度,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