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金鉴录”的典故出自 唐代宰相张九龄的《千秋金鉴录》。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内容:
唐玄宗千秋节:
在唐玄宗的千秋节(即生日)时,群臣纷纷献上宝镜以祝寿。
张九龄的进言:
张九龄认为,用镜子照自己可以看见体形和容貌,用别人对照自己,可以见到吉凶。因此,他总结历代治乱兴衰的规律,亲自撰写了五卷的《千秋金鉴录》,献给唐玄宗。
唐玄宗的嘉奖:
唐玄宗看了《千秋金鉴录》后,非常高兴,赐书以示嘉奖表扬。
金鉴的分堂号:
由于张九龄的贡献,后人以“金鉴”作为分堂号,寓意金鉴流芳,金鉴家声等。
《千秋金鉴录》的内容:
该书阐述了前世治乱兴衰的根源,通过十个章节来伸讽谕,提醒皇帝要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后世的影响:
《千秋金鉴录》不仅在当时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和警示录。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张九龄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这对后世的政治家和学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