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确实是一个褒义词,用来夸赞年轻人有培养前途。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成语含义与出处
基本含义
该成语本义指小孩子可以教诲,后引申为年轻人有培养价值,可造就。
典故出处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原文为:“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讲述张良因恭敬态度赢得老人赏识,后经教导成为汉初名臣。
二、使用特点
褒义性质
明确属于褒义词,表达对潜力的认可和鼓励。
语法功能
可作谓语、宾语、定语,例如:“他年轻有冲劲,真是个孺子可教的人。”
使用注意
需结合语境使用,多用于教育者对学生的激励或长辈对晚辈的期待,单纯夸赞成就时可能显得不够贴切。
三、相关辨析
与“朽木不可雕”相对,前者强调可塑性,后者则指无法培养。但需注意,“孺子可教”侧重潜在能力,而非现成成就。
综上,该成语是典型的夸赞年轻人潜力的表达,既包含对其学习能力的认可,也隐含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