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时期,主要有以下各学派及其代表阶层:
儒家
创始人:孔子
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代表阶层: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
主要思想:主张“德治”和“仁政”,强调“礼”和“仁”。
道家
创始人:老子
代表人物:庄子、列子、杨朱
代表阶层:主要是没落贵族和士阶层。
主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道法自然。
墨家
创始人:墨子
代表人物:无明确记载
代表阶层:主要是平民阶层和士阶层。
主要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
法家
创始人:不详,管仲、子产是先驱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
代表阶层: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
主要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强调严刑峻法。
兵家
创始人:孙武
代表人物:孙膑
代表阶层:主要是军事家和统治阶层。
主要思想: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名家
创始人:不详,邓析为先驱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
代表阶层:主要是士阶层和知识分子。
主要思想:主张“合同异”和“离坚白”。
阴阳家
创始人:邹衍
代表人物:无明确记载
代表阶层:主要是士阶层和知识分子。
主要思想:主张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
纵横家
创始人:鬼谷子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代表阶层:主要是士阶层和游说者。
主要思想:主张纵横捭阖之策。
杂家
创始人:不详
代表人物:无明确记载
代表阶层:主要是士阶层和知识分子。
主要思想:主张“兼儒墨,合名法”。
这些学派和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纷纷涌现,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和诉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繁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