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进入审美境界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预设绝对理念:
禅者首先需要有一种绝对的、超越的理念作为指导,这是进入审美境界的基础。
确立“自然至上”和“道体浑然”的观念:
自然和道的观念在禅宗中占据重要地位,禅者通过体悟自然和道的浑然一体,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思维合乎“自然无为”和“直觉体悟”的原则:
禅宗强调“无为”和“直觉”,禅者通过这种思维方式,能够直接体悟到事物的本质和美感。
遵循“相反相成,圆融流转”的思维逻辑:
禅宗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禅者在审美体验中达到一种圆融和流转的境界。
坐禅与审美意识的结合:
修禅者在坐禅过程中,通过身体的放松和意识的集中,能够产生审美意识,从而增强禅定效果并表现出良好的功德。
顿悟:
禅宗强调“顿悟”,即通过直接的、非逻辑的体悟,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审美体验。
观心与直觉:
禅宗的“观心”和“直觉”是进入审美境界的重要心理状态,通过这两种状态,禅者能够涤荡凡心,开悟顿了,从而体验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美感。
自然万物的审美价值:
禅宗认为一切现象都没有自性,但自然万物对禅师而言具有审美价值,通过自然万物,禅师可以达到一种“涅槃”的境界。
综上所述,禅者通过预设绝对理念、确立自然至上的观念、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进行坐禅与审美意识的结合、顿悟、观心与直觉以及体悟自然万物的审美价值,能够进入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不仅是禅修的目标,也是艺术和生命体验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