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信不可其也”是一句出自《论语·为政》的名言,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信用,就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刘邦与百姓的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进入咸阳后,为了赢得民心,下令封闭王宫府库,只留下少数士兵守卫,并宣布废除秦朝的严苛刑法,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者抵罪,偷盗者判罪。他还派出大批随从到各县各乡宣传这些法律,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最终建立了西汉王朝。
曾子宰猪
曾子是孔子的同学,有一次他的妻子为了哄孩子,许诺孩子回来后宰猪给他吃。后来,曾子真的捉猪来宰,妻子阻挡说只是闹着玩。曾子严肃地说,孩子会跟着父母学,教孩子骗人是不行的。于是他坚持宰猪,表现出对诚信的重视。
尾生抱柱信
尾生是一位守信的青年,他和心上人相约于桥下见面,但女子没来,大水却来了。尾生抱定“不见不散”的信念,牢牢抱着桥柱在涨水中溺亡,以此表达对承诺的坚守。
韩信报恩
韩信在年轻时受到一位老婆婆的接济,他承诺长大后报答她。后来,韩信成为闻名的将领,被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老人,并将她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这些例子都表明,信用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缺乏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更无法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