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你提到的“14.1论语解释”可能是指《论语》中的第十四篇《宪问》,其中第一章的内容如下:
原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注释:
宪:原宪,孔子的学生。
谷:俸禄。
解释: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可以领取俸禄;国家政治动乱的时候,仍然领取国家的俸禄,这就是耻辱。”
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对于耻辱的理解,即在政治清明时,人们应当尽职尽责,领取应得的俸禄;而在政治混乱时,即使领取俸禄,内心也会感到耻辱,因为这种行为违背了道义和正义。
建议进一步阅读《论语》的完整篇章,以深入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教诲。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