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时期与“和”字相关的成语故事,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 和氏璧与蔺相如(完璧归赵)
故事背景: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发现和氏璧后,奉命将璧送往秦国。秦王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蔺相如发现秦王并无诚意,便以和氏璧完好无损退还赵国。
相关成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二、 诸葛亮七擒孟获(七擒七纵)
故事背景: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过程中,七次擒获南蛮王孟获,每次都以和氏璧等宝物安抚,最终使其彻底归顺。
相关成语:七擒七纵、心悦诚服。
三、 东吴吕蒙白衣渡江(攻心战术)
故事背景:吕蒙为攻打关羽,采用伪装策略,白衣渡江,以和平手段夺取荆州,避免正面冲突。
相关成语:白衣渡江、攻心战术。
四、 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以和为贵)
故事背景: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前,曾以“以和为贵”劝降袁绍,但袁绍拒绝,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取胜。
相关成语:以和为贵、反败为胜。
五、 司马昭试探刘禅(反间计)
故事背景:司马昭欲试探刘禅的忠诚,以蜀地乐舞为诱饵,刘禅因思念故国蜀地而露出破绽,司马昭借此确认其野心。
相关成语:反间计、蜀地乐舞。
六、 关羽与曹操(义薄云天)
故事背景:曹操曾厚待关羽,但关羽始终心系刘备,曹操以“义薄云天”形容关羽的忠诚。
相关成语:义薄云天、过五关斩六将。
七、 诸葛亮北伐与《前出师表》
故事背景:诸葛亮北伐前写《前出师表》,劝勉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强调以和为贵、励精图治。
相关成语:励精图治、以和为贵。
以上故事均出自《三国演义》,部分情节与史实存在艺术加工。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细节,可参考《三国演义》原著或权威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