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第一七绝是 《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这首诗被誉为“冠绝古今”,在众多七绝中独树一帜,深受人们喜爱。
创作背景
《凉州词二首·其一》是在王之涣被诬陷诽谤、辞去官职后创作的。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王之涣三十九岁时,因遭人诬陷而辞去官职,居家深修。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
诗的内容
《凉州词二首·其一》的内容如下: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诗的艺术特色
壮丽的画面:
诗的前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黄河景象和孤零零的城堡,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苍凉。
深沉的情感:
后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通过羌笛的哀怨和春风的无法穿越玉门关,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
音韵和谐:
全诗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的启示。
总结
《凉州词二首·其一》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唐代七绝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古今第一七绝”。王之涣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感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