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是 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他出生于江苏兴化(今盐城市大丰区),祖籍苏州。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他曾任钱塘县尹,但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施耐庵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曾参与张士诚的抗元起义,并担任参谋。起义失败后,他选择隐居山野,专心致志地撰写小说。他的代表作《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以北宋末年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汉被逼上梁山,聚众起义,最终被朝廷招安、难逃绞杀命运的故事。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施耐庵是唯一的作者,但也有观点认为施耐庵与罗贯中共同创作了这部巨著。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是,《水浒传》的前七十回章节为施耐庵所著,后三十回章节为罗贯中所补写。
施耐庵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也深受后人敬仰。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这种精神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政府还以其名设立了施耐庵文学馆,旨在鼓励当代汉语长篇叙事艺术的深度探索与发展,推动汉语长篇叙事的创新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