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面向大学本专科学生,属于必修课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具体特点如下:
一、课程核心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公德:
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准则
家庭美德:家庭关系中的伦理要求
个人品德:个人修养与自我管理
法律基础 法治概述: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者的关系
宪法地位:国家根本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如选举权)、人身自由、财产权、受教育权等
公民基本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法律分类:实体法(如《民法典》《刑法》)与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
法律意识培养:法律认知、情感、行为的养成
二、课程目标
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实践能力:将道德规范与法律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格塑造: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课程特色
实践导向:包含16学时实践学习,如法律案例分析、道德情景模拟等
教材权威: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注重与时俱进修订
学分要求:一般高校为3学分、48学时,部分高校可能分模块设置
四、适用对象
全国高校本专科学生,部分高校可能要求本科学生选修。课程内容覆盖广泛,既适合文科学生,也适用于理工科学生。
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为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