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的一套著名兵书,总结和发展了古代军事思想和策略,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和商业等领域。它分为六个类别,每个类别包含六个计策,共计三十六计。以下是每个类别及其对应的计策:
胜战计(处于优势地位之计谋):
瞒天过海:通过伪装或误导敌人,使其放松警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围魏救赵:当敌军攻击盟友时,不去直接救援,而是进攻敌人的后方或重要据点,迫使敌人撤退。
借刀杀人: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来削弱或消灭敌人,自己则不露声色。
以逸待劳:采取守势,等待敌人疲惫后再出击,减少自身损耗。
趁火打劫:在敌人遭遇危机或混乱之际,乘机获取利益。
声东击西:故意制造假象,让敌人误判方向,然后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攻击。
敌战计(势均力敌时之计谋):
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没有的事情,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真相。
暗度陈仓:用明显的行动迷惑敌方,而真正的意图通过其他方式施展,出奇制胜。
隔岸观火:对别人的危难不予帮助,在一旁静观其变。
笑里藏刀:表面友好,实则另有所图。
李代桃僵:原指兄弟相互爱护,后指代人受过,兵法里指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顺手牵羊:趁自己处于优势时,顺手拿走别人的东西。
攻战计(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
打草惊蛇:试探性行动,了解敌情,为后续更大规模的行动做准备。
借尸还魂:复活旧事物或旧势力,借助其影响力达成新目的。
调虎离山:引诱敌人离开防守坚固的位置,创造有利条件。
欲擒故纵:假装给敌人自由,实际上是设下圈套。
抛砖引玉:用较小的利益吸引敌人,进而捕捉更大的胜利。
擒贼擒王:直捣黄龙,擒获敌人的首领,瓦解敌方士气。
混战计(在混乱之中寻求取胜之道之计谋):
釜底抽薪:从根本上削弱敌人的力量。
混水摸鱼:在混乱局面中浑水摸鱼,趁机获利。
金蝉脱壳:用计脱逃,使敌人无法捉摸。
关门捉贼:将敌人围困在一定范围内,然后逐步消灭。
远交近攻:与远方的敌人结盟,集中力量攻击邻近的敌人。
假道伐虢:通过伪装和欺骗,走捷径达到目的。
并战计(在多方势力交织中运用之计谋):
偷天换日: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或局势。
指桑骂槐:通过隐喻或象征手段影响敌人的决策。
假痴不癫:故意装疯卖傻,掩人耳目。
上屋抽梯:断绝敌人的退路,迫使其就范。
树上开花:虚张声势,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反客为主:由客人变为主人,掌控局势。
败战计(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谋):
美人计:利用美色或其他诱惑手段迷惑敌人。
空城计:故意示弱,让敌人误判形势。
反间计:利用敌人的间谍传递错误信息,制造内乱。
苦肉计:故意自残,骗取敌人的信任。
连环计:环环相扣,层层设防,使敌人难以应对。
走为上策:在无法挽回败局时,选择撤退以保全实力。
这些计策不仅反映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和策略,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策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