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爱国诗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秦汉明月照耀边关,征人未归路漫漫。若龙城飞将李广在,绝不许匈奴南下。
背景:表达对边疆安全的关切与对良将的渴望。
《出塞二首·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将军跨上战马出征,沙场月色透寒意。城头战鼓声未息,宝刀血迹未干。
背景:通过惨烈战况展现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后山河依旧,春天却见荒草丛生。感时伤世花鸟皆惊,家书珍贵胜万金。
背景:安史之乱后的沉痛反思,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宋代爱国诗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死后万事皆空,唯一遗憾是九州未统一。盼望王师北伐成功时告知祖先。
背景:临终嘱托,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执着信念。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至今仍怀念项羽的壮烈。
背景:借项羽事迹讽刺南宋苟且,彰显爱国情怀。
三、现代爱国诗
《祭黄帝陵》 佚名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智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译文:
黄帝是华夏始祖,奠定文明根基;子孙传承祭祀,山河壮丽如东海。 背景:民族祭文中充满对祖先的崇敬与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四、其他经典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与唐代同名诗不同,但常被误传为王昌龄所作)
《州桥》(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以临安(杭州)为背景,隐含抗金复国之志)
以上作品均围绕国家命运、民族存亡展开,通过壮阔意象与悲怆情感传递爱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