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价冉有志向的句子是: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侍坐》)
具体分析:
背景
孔子询问弟子们的治国理想,冉有回答希望治理“方六七十里”的小国,通过三年努力使百姓富足,礼乐制度完善,等待有德君子推行。
孔子的评价
孔子用反问句“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表达了对冉有务实态度的认可。他强调,治理小国与治理大国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富民”和“礼乐”。这种评价既肯定了冉有的经济治理能力,又暗示其缺乏政治抱负。
与子路的对比
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哂之”则因其过于自负和缺乏谦逊。相比之下,冉有虽无雄心壮志,但更注重实际效果,符合孔子的中庸之道。
总结
孔子的评价体现了其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既鼓励弟子们各抒己见,又引导他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问题。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