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有关抛砖引玉的古代战例有以下几个:
楚国攻打绞国
公元前700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由于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未成功。楚国大夫莫傲建议楚王采用“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即派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砍柴,引诱敌军出城劫夺柴草。绞国士兵果然中计,连续几天出城劫掠,最终被楚军引入埋伏圈,楚军趁机攻城,成功夺取了绞城。
齐国军师孙膑智取魏军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约好一起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大将田忌率兵前去救援,齐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得知消息后,急忙回师。孙膑建议田忌设下“十万个灶”的迷局,使魏军误以为齐军大量掉队,从而轻敌。庞涓果然中计,率轻兵追赶齐军,最终被齐军埋伏击败。
契丹大破唐军
公元690年,契丹攻占营州。武则天派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麻仁节四员大将西征,以夺回营州。契丹先锋孙万荣制造缺粮的舆论,并故意让被俘的唐兵逃跑,引诱唐军上当。唐军统帅曹仁师和中军将领张玄遇、麻仁节贪功冒进,被引入契丹的埋伏圈,最终契丹军成功消灭了唐军。
曹操扔掉旗帜和兵器引诱袁绍追兵
官渡之战前期,曹操由于兵力不如袁绍,采取“抛砖引玉”的策略,故意扔掉旗帜和兵器,引诱袁绍追兵。袁绍大将文丑率领大军追击,最终被曹操的伏兵包围,文丑死于乱中,袁绍军大败。
这些战例都体现了“抛砖引玉”这一计策的核心思想,即通过抛出小利来引诱敌人,使其露出破绽,然后趁机取胜。这些战例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和策略,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