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牛喘月, 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因疑心而害怕。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吴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那里的水牛因为见月疑是日,害怕酷热而不断喘气。具体来说:
成语解释:
蜀牛喘月,比喻因疑心过重而心生恐惧。
成语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原文是“臣犹见牛,见月而喘。”以及《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中的描述:“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成语示例:
唐代诗人李白的《丁都护歌》中写道:“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蜀牛喘月”这个成语的深刻含义和用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