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隐居期间常吟唱的诗作是《梁甫吟》。该诗以乐府曲调《梁甫吟》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隐喻自身抱负与时代背景。全诗如下:
```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纍纍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
诗中解析
首联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以齐城为起点,眺望远方,奠定全诗的悠远基调。颔联
“里中有三坟,纍纍正相似”:通过“三坟”的意象,隐喻历史循环与人事更迭。
颈联“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以疑问形式引出对历史人物功绩的追思。
尾联“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高度评价古代贤能,同时暗含自身遭遇的无奈。
诗的作用与背景
隐居态度的写照: 诗中流露出诸葛亮虽隐居却心系天下,暗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抱负。 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其他争议
部分资料提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隐居时吟唱《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但此句实际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续写《三国演义外传》,并非原著内容。原著中明确记载其隐居时吟唱《梁甫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