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在高考报名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填写相关信息。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了解报考条件
体育专业通常要求男生身高不得低于1.70米,女生不得低于1.60米。
身体健康,裸眼视力不得低于4.7,年龄不超过22周岁。
教练员、体育教师、地市级以上优秀运动员年龄可放宽到28周岁。
选择报考科类
体育生需要选择体育类作为报考科类进行填报。
报考科类一经确认,不能更改。
体育类专业市级统考由全市统一组织,与高考报名同时进行,需在同一系统进行登录操作。
填写考生特征
体校生和非体校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若自己目前所在学校属于体校就写体校生,普通高中的同学就写非体校生,复读生参照以往经历填写。
现役运动员、退役运动员和其他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若此前有注册专业运动员且还在专业队现役的就选择现役运动员,已经办理退役的就选择退役运动员,以上都没有就选择其他学生。
填报志愿
体育生可以同时填报体育类和普通类志愿,也可以只填报普通类志愿。
高职专科批填报包括原安排在高职专科批招生的体育类院校专业,计划编排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设置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体育类各批次投档排序规则是按照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和体育专业统考成绩之和计算综合成绩,并按线上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出档。
注意事项
准确理解体育类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省控线)、调档线(提档线)、录取线(专业线)的内涵,体育类考生只有在达到全市高考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才可以填报体育类志愿,进行有效录取。
对于分数较低但又双上线的体考生,可以选择一些注重综合分数的学校,或者选择一些办学水平相对较低且录取体考生较多的高校。
其他建议
在填报志愿前,体育生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各高校的招生规则、专业设置、历年录取分数线等信息。
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报考策略。
建议咨询专业的志愿填报机构或老师,以获得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体育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完成高考报名和志愿填报,提高录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