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难忍”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个人在面对不公、伤害或悲剧事件时,内心无法坦然接受或释怀的情感状态,常伴随对受害者或不合理行为的同情与不平。
详细解析:
核心含义 该词强调“不忍”的心理状态,通常用于描述对他人遭遇的同情或对不公正现象的愤慨,例如看到犯罪行为未受到应有惩罚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用法与结构
- 作谓语或定语,常用于描述处事时的心理状态,例如:“他余心难忍看到老人摔倒无人扶起”。
出处示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这个凶手如今无故打死了我们中国人,倘若就此轻轻放他过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抚宪同职道,亦觉于心不忍。”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于心不忍、恻隐之心、难以释怀 - 反义词
注意事项:
该词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语境,日常交流中更倾向使用“于心不忍”等更通俗的表达。若需强调“勉强克制”的行为,也可用“强忍”等词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