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讨会名称的取法,可参考以下要点和示例:
一、基本构成要素
主办单位名称:
需完整标注,避免使用简称或缩写(如“XX公司2024年创新论坛”)。
会议主题:
需高度概括会议核心内容,具备前瞻性和总结性(如“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会议类型:
如“研讨会”“座谈会”“代表大会”等,需在名称中明确体现。
会议范围:
可选填,用于限定参与对象或地域(如“全国性”“行业性”)。
二、命名原则
简洁明了:
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例如“关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综合策略研讨会”可简化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研讨会”。
避免歧义:
确保名称能准确反映会议内容,如“绿色能源发展研讨会”比“能源绿色化论坛”更直接。
富有吸引力:
可适当使用比喻或意象,如“智慧之光:未来城市规划研讨会”。
三、实用技巧
模板化组合 - 单位+主题+类型:如“XX大学2025年国际学术交流会”
- 时间+内容+类型:如“2025年环保政策解读会”
关键词优化
- 使用行业热点词汇提升专业性,例如“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峰会”。
测试反馈
- 提前向目标受众测试名称的接受度,根据反馈调整。
四、示例参考
成功案例: “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创新研讨会” “绿色金融发展论坛” 失败案例
“关于人工智能的会议”(过于模糊)
建议优先采用“单位+主题+类型”的结构,再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名称需在2-4个字之间平衡专业性与记忆点,例如“智慧医疗”“绿色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