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三个分论点如下:
从理论上看,保护环境应以自然为主
环境是环境保护的对象,而人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当主体利益和客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有保障客体利益才能真正做到环境保护。
人类有限理性和意志力,决定了以人为本的保护环境是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的:我们现在以为是在保护环境,有可能其实是在以另一种方式破坏环境,而当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从现实局面看,保护环境应以自然为本
环境的主要问题是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奢侈的生活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由此带来了人对自然无度的索取和破坏。因此,保护环境应正确认识人不自然的关系(部分不整体,孩子和母亲),讲自然利益作为根本,约束人类的欲望。
保护环境应顺应自然的规律:逆自然规律的行为不但不能保护环境,而且会南辕北辙(从动物园到野生动物保护区)。
环保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需要考虑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经济利益。
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环保不仅是个人行为,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从小事做起:环保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积少成多,才能产生显著效果。
法律化和规范化:环保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行为,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利用科技手段: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环保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这些分论点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阐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措施,旨在全面推动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