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十大相国如下:
管仲: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第一能臣,有“华夏第一名相”的美誉。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重农重商,统一货币,加强中央集权,使齐国短期内强盛起来,并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称霸天下。
狐偃:
晋文公之舅,“五贤”之首,辅佐晋文公称霸诸侯的名相。狐偃在晋国内乱时力劝晋文公出逃避难,并在其归国后任职丞相,总揽朝政,为晋文公成为诸侯之长立下汗马功劳。
子产:
春秋末期郑国名相,以杰出的治理才干著称,使郑国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艰难求生,并带来数十年的安定发展期。
崔杼:
齐景公右相,姜姓,崔氏,名杼,谥武。他在齐执政二十多年,当国秉政,骄横异常,先后立庄公、景公,在朝大肆杀戮,使齐政局动荡。
庆封:
齐景公左相,姜姓,庆氏,字子家。庆克之子,他在齐执政期间,使齐国一度强盛。
李悝:
战国时期魏国名相,主持“李悝变法”,著有《法经》,是魏国霸业的缔造者之一。
商鞅:
战国时期秦国名相,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秦孝公支持下推行“商鞅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鼓励垦荒,实行连坐法、设立户籍制度等,使秦国走向富强。
邹忌:
战国时期齐国名相,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为相国。他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还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逐渐强盛。
张仪:
战国时期秦国名相,著名的纵横家。以连横之术游说各国,瓦解六国合纵联盟,为秦国削弱了魏国和楚国等竞争对手,使秦国东出之路更为顺畅。
公孙衍:
战国时期魏国名相,著名的纵横家。曾身配五国相印,组织合纵攻秦,是战国中期合纵联盟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这些相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自为所属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