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赞美了蝉的高洁与坚韧。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通过蝉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高洁之志。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蝉》,表达了蝉的悲凉和无奈。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出自唐代诗人刘昭禹的《闻蝉》,通过蝉声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出自五代楚国诗人刘昭禹的《闻蝉》,表达了在异乡听到蝉声时的凄凉感。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出自唐代诗人刘昭禹的《闻新蝉赠刘二十八》,通过蝉声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出自唐代诗人姚合的《闻蝉寄贾岛》,表达了秋天听蝉的凄凉之感。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秦中寄远上人》,通过蝉声表达了诗人的悲凉心境。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
出自唐代诗人刘昭禹的《画蝉》,赞美了蝉的高洁与美丽。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与赵莒茶宴》,通过蝉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情感,描绘了蝉的多种形象和意境,既有赞美其高洁坚韧的一面,也有表达思乡之情和悲凉心境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