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著作,后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极度的严肃性和正式感。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态度严肃 形容人说话或做事非常认真、专注,缺乏幽默感或玩笑成分。例如:
- "他对待工作总是一本正经,从不出差错"。
言行端正
表现出谨慎、负责的态度,常通过穿着正式(如正装)或举止规范体现。例如:
- "在重要会议上,她总是一本正经地发表演讲"。
讽刺意味
常用于反差语境,暗指表面严肃但内心可能并非如此。例如:
- "他一本正经地抱怨天气,真是个小丑"。
二、使用场景
褒义: 用于称赞人严谨负责的态度,如教师授课、科研工作者工作等。- 贬义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郑重其事、正色庄容、不苟言笑、义正辞严等。- 反义词:嬉皮笑脸、油腔滑调、吊儿郎当、插科打诨等。
四、例句解析
褒义例:
"她一生致力于公益事业,始终一本正经,令人敬佩"。2. 贬义例:
"他本是个幽默的人,却总是一本正经地装作严肃"。3. 中性例:
"会议资料需保持一本正经的排版,以体现专业性"。
综上,“一本正经”需结合语境判断情感色彩,既可能是对严谨态度的褒扬,也可能是对虚伪表象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