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星级化管理是一种 将党员个人的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划分为不同星级的制度,通过量化评分和评定星级来激励和管理党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星级划分
通常将党员的综合表现划分为5个星级,从基础级到最高级不等。
各星级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如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服务群众等方面。
评定过程
党员自评、互评、群众参评以及组织评定相结合。
设定周期(如季度或半年)进行评定,并公示评定结果。
激励与奖惩
对年度表现突出的党员给予加星和物质奖励。
对出现违纪行为或工作问题的党员进行严格处理。
星级作为党员民主评议、评先选优、奖惩的重要依据。
作用与意义
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
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量化管理,使党员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客观、公正。
实施案例
平塘县国税局通过“星级化”管理模式,在党支部推行星级管理,并通过“星”的数量来体现党员的综合表现。
山东省临朐县柳山镇在农村党员中实施星级化管理,明确承诺内容,科学设星。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通过“星级化”管理,明确党支部为实施主体,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
江苏省如皋市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新模式。
丰镇市浑源窑乡推行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化”管理机制。
沧州市盐山县圣佛镇西圣佛村通过“星级化”管理提升党员积极性。
马鞍山市实施党员“星级管理”,构建标准化“度量衡”体系。
文联通过党员星级化管理,提升单位整体氛围。
综上所述,党员星级化管理是一种通过量化评分和评定星级来激励和管理党员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提升党员的党性意识、工作积极性和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评定标准和激励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