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七绝,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奔流的雄奇秀丽景色。全诗如下: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一、核心意象解析
天门山与楚江的动态关系 诗首“天门中断楚江开”以夸张手法描绘楚江奔腾冲破天门山的磅礴气势,展现自然力量与地理奇观。楚江的“开”字,既指物理上的冲破,也隐含历史长河的奔涌不息。
江水与青山的互动
“碧水东流至此回”写江水在遇到天门山时激荡回旋,形成壮阔的漩涡。两岸青山相对耸立,形成“夹江对峙”的立体画面,凸显山水的雄浑与和谐。
孤帆与红日的点缀
诗尾“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小见大,一叶孤舟在落日余晖中驶向天际,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又通过“日边”强化了时空的辽阔感。红日与青山、白帆的色彩交织,形成鲜明对比。
二、艺术特色
动静结合: 前两句写静态的山川,后两句通过孤帆、落日等元素注入动态元素,形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艺术效果。 色彩与意境
空间布局:由近及远、由静及动的空间安排,使画面层次分明,引导读者逐步沉浸于山水画卷中。
三、情感表达
此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绘,更蕴含了李白初出巴蜀时的乐观豪迈情怀。通过展现山川的雄伟,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