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是当代作家巴金于1927年1月创作的一篇散文。 全文通过对星空、繁星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作者也通过写景抒发了淡淡的离情。作品中三次写繁星,由于主观条件(年龄、阅历、心情)和客观条件(时间、地点、氛围)的不同,表现出的意境和感受就不同。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具体来说,文章三次描写繁星的情境和感受:
第一次:
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作者在一个庭院里纳凉时看繁星,感到宁静和安慰,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
第二次:
三年前在南京,作者住在后门,每晚打开后门可以看到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虽然微小,但使作者感到光明无处不在。
第三次:
如今在海上,作者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作者仿佛看见无数萤火虫在周围飞舞,感到宁静、梦幻和温馨。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不仅表达了对星空和繁星的热爱,还抒发了对母爱、童真、大自然以及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篇文章语言隽永清丽,耐人寻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