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俗语包括: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做事须从小处做起,切不可轻视小事,慢慢积累才会成大功。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志不强者智不达。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
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刚柔并济。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31. 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32.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这些俗语反映了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和治学方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