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以下是关于他的综合介绍:
一、生平经历
出生与教育背景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少年时期便展现出对文学的兴趣。
人生挫折与创作起点
1969年因政治运动下到陕北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重返北京。瘫痪后,他先后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并因病情加重多次回家疗养。
职业与成就
残疾后,史铁生转向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作品,代表作包括《我与地坛》《合欢树》等。他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重要人物。
二、创作背景与主题
创作契机
《秋天的怀念》最初发表于1979年《南风报》,时年30岁的史铁生在母亲病重期间开始创作,以纪念她。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回忆与母亲的点滴,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表达了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理性思考。
三、人物形象特点
母亲形象
文中母亲虽身患重病,仍坚强面对生活,默默支持儿子,体现了乐观、坚韧与深沉的爱。
作者形象
反映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以及他逐渐成熟后的豁达与坚强,兼具悲剧性与人文关怀。
四、文学地位与影响
史铁生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著称,尤其关注残疾人命运与社会问题。
《秋天的怀念》作为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常被用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与生命感悟能力。
综上,史铁生既是生活的强者,也是文学的巨匠,其作品《秋天的怀念》成为永恒的经典,传递着母爱的力量与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