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国学经典摘抄内容如下: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 严允肇 《洗象行》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莫讶书绅苦,功成在一毫。自从蒙管录,便觉用心劳。手点时难弃,身闲架亦高。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风骚。
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内典《金经》云: “非法非非法。 ”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故扬子云:字为心画。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蔡邕《九势》
百艺有书法,相传数千春。墨色彩如画,悦目又怡神。前人留遗产,批判加继承。古为今时用,喜写万象新。书法分五体,篆隶楷草行。结构各有异,笔法亦殊甚。篆体虽古雅,画重而难认。实用价值少,遂事而隐沉。隶比篆体简,结构与楷近。笔画波势大,急时难工整。楷体用途广,画简而易认。结构严而舒,笔画雅而俊。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