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许多诗人都留下了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其中不乏表达人间辛酸事的佳作。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清明节诗词,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生死哀思:
《清明》 唐·杜牧 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评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节的雨景,以及行人在扫墓途中因思念逝去的亲人而心情沉重的情景。雨纷纷的清明,象征着人间的哀愁和无奈。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内容: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评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景象,表达了生死离别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思念。诗中“风吹旷野纸钱飞”和“古墓垒垒春草绿”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墓地凄凉的氛围。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内容: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评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寒食节期间,身处异乡,思念故园和亲人的深情。诗中“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哀愁。
《寒食》(唐)韩翃 内容: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评析: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京城景象,通过“日暮汉宫传蜡烛”和“轻烟散入五侯家”等句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华和富贵,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寒食节的凄凉。
《清明即事》(宋)王禹偁 内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评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清明节没有花酒陪伴的凄凉景象,通过“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富足的追求。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内容: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评析: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节的西湖景象,通过“梨花风起正清明”和“万株杨柳属流莺”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游子思乡的感慨。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内容: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评析: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出游的情景,通过“问西楼禁烟何处好”和“马穿杨柳嘶”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景象和情感,描绘了清明节这个节日带给人们的喜怒哀乐,反映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生死哀思。阅读这些诗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