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歌谣和俗语,综合各地文化特色整理如下:
一、端午俗语
核心俗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未食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吃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地域特色俗语
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客家: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
上海: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湖北: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
二、端午童谣
经典童谣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五月五,是端阳,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趣味童谣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三、补充说明
农谚类: 如“未吃端午粽,破裘毋甘放”“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等,反映农耕文化与节令的关联 习俗关联
以上内容综合自不同地区习俗与文学创作,展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