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考量,正确填写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思想品德(20%)
参与党团活动:
如主题团日、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支教等)、社会实践(博物馆参观、红色游学)等。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记录具体活动名称、时间、内容及成果,如义务劳动、环保项目、赛会保障等。
品德表现:
体现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等品质。
二、学业水平(30%)
学业成绩:
包含各科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校级及以上竞赛获奖情况(如学科竞赛奖项、研究性学习成果)。
课程与活动:
选修课程参与度、课堂表现、学术论文发表等。
三、身心健康(10%)
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习惯(如篮球、跑步)、运动技能、健康生活方式。
心理素质:
应对挫折能力、压力管理、团队协作精神等。
四、艺术素养(10%)
艺术兴趣与特长:
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书法等方面的参与度和成果(如演出、作品获奖)。
审美能力:
对艺术活动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五、劳动与社会实践(10%)
劳动经历:
生产劳动、实习、勤工俭学、军训等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成果:
调查报告、项目策划书、社会实践日志等。
六、其他注意事项
真实性:
所有内容需结合本人实际,避免夸大或虚假陈述。
时效性:
每学期更新一次,内容需反映最近一学期的表现。
格式规范:
按平台要求上传佐证材料(如获奖证书、活动照片),文件大小需符合规范。
自我评价与教师评语:
学生需撰写自我总结,教师根据日常表现进行评价,两者共同构成评价档案。
七、填写步骤示例
基础信息:
填写姓名、性别、年级、班级等。
分模块填写:
按思想品德、学业水平等五大板块上传相关材料。
定期提交:
在指定时间窗口完成本学期评价。
通过以上步骤,可全面、客观地展现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其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