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类
《琵琶行》(白居易)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形容琵琶声的层次感)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以爆炸声比喻乐曲的激昂)
《长恨歌》(白居易)
- "霓裳羽衣曲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描绘仙乐飘渺动听)
-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表现宫廷音乐的雍容华贵)
《赠花卿》(杜甫)
-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赞颂蜀乐的空灵与超凡)
二、自然与动物类
《玉女舞霓裳》(李太玄)
-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以磬声比喻歌声的清幽)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
-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通过神灵与自然反应表现瑟声的哀怨)
三、其他特色描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以夸张手法表现歌声的持久动听)
《听筝》(李端)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须臾响急冰弦绝"(细腻描写筝声的动态变化)
这些诗词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将声音与自然现象、情感体验结合,展现了古人对声音美感的独特感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