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文案桥梁网—你的文案搜索专家

舍本逐末出自哪个古代书籍?就六下语文课本上的

59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在《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中,有记载到“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意思是如果百姓放弃农业(本)而去从事其他行业(末),那么他们的产出就会减少。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放弃事物的根本而只关注细枝末节,或者轻重主次颠倒,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

此外,这个成语也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中,赵威后问齐王使者关于年成、百姓和王的情况,使者认为应该先问大王,而赵威后则说没有年成就没有百姓,没有百姓就没有大王,这体现了她重视根本而轻末节的思想。

综上所述,舍本逐末这个成语的出处有两个,分别是《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和《战国策·齐策》,但更常见的出处是《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