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为孩子的幼小衔接做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生活上的准备
生活自理能力: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包括起居生活向个人料理过渡的锻炼,以及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卫生习惯: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例如学会自己上厕所、讲卫生等,这些是进入小学后独立完成学习生活的必备条件。
心理上的准备
激发愿望: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经常跟孩子讲小学生的活动内容,带孩子购买有关小学生活的图书,上文具店认识多种文具。
心理氛围: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孩子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中生活。
环境适应: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桌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
参观体验: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的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并回园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知识上的准备
注意水平:注意水平的衔接,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
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帮助其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阅读与书写: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看图讲述、故事大比拼等方式让孩子喜欢听故事、看绘本,并对绘本中的文字感兴趣。
社会交往: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诚实守规、任务意识和热爱集体等社会准备,例如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
自我管理
日常技能: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照料自己的能力,包括独立用餐、如厕、刷牙、洗手、洗脸、整理物品、穿脱衣物等,这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
家长配合
家长意识:增强家长的衔接意识,召开年级组家长会议,请小学部老师针对家长感兴趣的“衔接点”进行讲座,让家长明白如何具体配合的方法。
生活作息:引导家长重视教育和配合,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帮助幼儿从身心两个方面做好准备,例如调整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准备工作,幼儿园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