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劝学对联,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一、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该句直译为“知识到运用时才后悔学得不够”,强调知识需通过实践才能体现价值,否则难以体会到其重要性。
劝学核心
倡导“贵学”,提醒人们要勤奋学习,积累知识储备,但同时需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二、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的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该句指“学识渊博者仍需保持谦虚”,强调知识的积累是基础,但真正的追求在于持续学习与实践结合。
辩证思维
南宋诗人陆游原为“事非经过不知难”的作者,后与王安石的对联合并为完整表述,体现“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三、整体哲理
知行合一: 上联强调“行”的重要性,下联则强调“学”的基础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
四、相关出处
该对联出自明代《增广贤文·勤奋篇》,原文为“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综上,这副对联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成为劝学文化的经典范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